中新經緯7月4日電(羅琨)2025年上半年,券商發債“補血”熱情不減。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70家券商在境內合計發債5646.69億元,相較2024年同期5085.87億元同比上漲11.03%。其中,發債規模前十家券商合計發行2877.31億元,占據“半壁江山”。
18家券商發債超百億
上半年,總共有18家券商發債超百億,其中中國銀河為524億元,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國泰海通超300億元,招商證券、平安證券超過200億元。
數據來源:Wind 中新經緯羅琨制圖
針對上半年券商發債規模提升的原因,中誠信資深分析師趙婷婷向中新經緯指出,一是資本市場活躍度提升,帶動資本中介、自營投資及融資融券等重資本業務資金需求顯著增長。二是市場利率走低,券商平均融資成本持續下行,疊加資金面寬裕,發行窗口較為有利。三是2025年券商到期債券規模同比有所增加,推動“借新還舊”需求增加。
趙婷婷還提到,監管鼓勵發行科技創新債券,2025年上半年券商科創債發行規模較大,資金定向用于科技創新領域,貢獻一定的債券發行增量。
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海通等券商發行科創債已經注冊生效;還有信達證券等券商擬發行科創債獲受理。
聯合資信金融評級二部指出,券商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參與者,股東背景多為國央企,違約風險相對較低,票面利率相對銀行、保險等金融債較高,證券公司債作為一種良好的投資標的,投資者需求較大,也促進了券商的發債積極性。
從交易所反饋意見來看,券商業務合規風險、短債占比較高等問題受到監管關注。
近期,渤海證券擬發行60億元小公募,上交所6月30日的反饋意見中提到,渤海證券因在開展財務顧問核查工作中,存在未勤勉盡責的情況,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于2025年2月1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上交所要求其結合業務整改最新進展,補充說明涉及整改情況;是否存在尚未完成整改的情形,并結內部控制制度、合規管理機制的建立與運行情況,評估上述事項對發行人業務、經營及償債能力和本次債券發行條件的影響。
在今年1月15日財信證券發債的審核反饋意見中,上交所提到,發行人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金額156.27億元,占當期發行人有息債務的73.27%。上交所要求財信證券結合業務經營情況、投資支出、金融機構融資政策等補充披露短期債務占比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業務模式及行業情況,并量化分析短期債務及本次債券的償付資金來源,細化償債安排,充分說明償債安排的可行性。
次級債為何受青睞?
中新經緯注意到,除了公司債以外,不少券商選擇發行次級債。6月25日,中信證券發行300億元永續次級債券注冊生效,同日,中信建投發行200億元永續次級債券注冊生效。此外,國泰海通、華安證券、中國銀河、首創證券、信達證券等多家券商也已經在上半年發行次級債或有相關計劃。
證券公司次級債,是指證券公司向股東或機構投資者定向借入的清償順序在普通債之后的次級債務,以及證券公司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清償順序在普通債之后的有價證券。次級債務、次級債券為證券公司同一清償順序的債務。
聯合資信金融評級二部向中新經緯指出,證券公司青睞次級債發行的原因主要是次級債融資成本顯著降低,2025年上半年平均發行票面利率為2.24%,平均發行票面利率同比下降62.02個BP,低融資成本的環境有助于證券公司通過發債籌集所需資金。此外,次級債可計入凈資本,增強證券公司資本實力。
根據證監會2012年公布的《證券公司次級債管理規定》,長期次級債可按一定比例計入凈資本,到期期限在3、2、1年以上的,原則上分別按100%、70%、50%的比例計入凈資本。根據《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證券公司必須持續符合下列風險控制指標標準:風險覆蓋率不得低于100%;資本杠桿率不得低于8%;流動性覆蓋率不得低于100%;凈穩定資金率不得低于100%。
多家券商在發行債券的募集說明書中也提到,發行次級債是為了擴大資本實力。如興業證券在2025年3月的募集說明書中便提出,一些大型證券公司通過兼并收購、增資擴股、上市融資及發行債券等方式增強資本實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市場份額穩步提高,資源日趨向少數大型證券公司集中,資本實力的夯實將激化行業競爭格局。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也逐漸參與證券承銷、財務顧問、資產管理等業務,分流證券公司客戶資源。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外資券商的加速滲透,如果公司未能抓住時機擴大資本實力、發力創新業務、差異化經營傳統業務,公司的主要業務則可能面臨較大挑戰。
利率是否還有下行空間?
從上半年發債情況來看,多家券商發行債券票面利率較前幾年明顯降低。
據聯合資信金融評級二部統計,券商整體2025年上半年發債平均利率為1.95%,較上年下降48個BP。
趙婷婷認為,當前券商發債利率已處歷史低位,進一步下行空間受限,但結構性機會仍存:一是科創債成本優勢延續。2025年上半年券商發行科創債平均利率低于同期非科創債平均利率。若下半年科創債常態化發行以及銀行間市場科創債發行的普及,或帶動整體成本微降。二是信用利差分化為中小券商提供空間。不同券商之間成本下行空間差異大,中小券商仍有小幅下行空間。2025年上半年AAA券商與AA+券商的信用利差較上年同期小幅提升,未來AA+券商發行成本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
聯合資信金融評級二部則指出,從2025年上半年證券公司業務發展來看,行業信用風險穩定,預計未來證券公司發行利率不會出現負面影響,仍將保持較低的利差水平,成本預計會與市場利率同頻,但考慮當下市場利率成本已處于低位,因而證券公司發債成本下行其下行空間亦不會太大。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羅琨:luoku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