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18日電 (薛宇飛)“現在港交所排隊的有100多家公司,我與世界各地的交易所分享這一情況時,他們都羨慕,這說明中國在提供上市資源方面是非常有實力的。”在18日舉行的2025陸家嘴論壇“推動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會議上,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
陳翊庭稱,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資本市場,這是內地的幾個交易所及港交所多年耕耘的成果。接下來,需要把中國資本市場打造成為多層次的市場體系,而在多層次的市場體系中,幾個交易所可以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她進一步借用電商行業的“人、貨、場”三個要素解釋說,人,就是資本市場服務的客戶,總結起來有兩大群體,一個是上市公司,另一個是投資者。資本市場連接著資金供給方(投資者)與資金需求方(企業)。不同時期出現的行業和企業需求有所不同,因此,交易所在上市規則制度上要有改革創新的精神。從2018年開始,港交所不斷優化上市規則,從很多年前基本只歡迎近三年盈利的企業,到現在為還沒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或者還沒有商業化的“專精特新”公司量身定制規則。
“我最近常常被問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A股上市公司去H股上市了?其實,我們都在盡量拓寬投資者群體。A股到H股上市的企業,需要境外業務平臺,使得拓展海外業務時有更多的融資渠道,這是可以理解的。H股公司回到A股上市,也容易理解,因為內地投資者特別認這些企業,希望有機會可以直接投資這些企業的股票。我們最近發現,很多‘A+H’股票是可以相互帶動的,取得了非常好的良性聯動。這是境外和境內交易所互補、錯位發展的好例子。”陳翊庭說。
陳翊庭稱,從投資者角度看,外資可以參與中國資產的投資比例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未來空間很大,尤其是美元資產安全錨的地位受到沖擊的當下。最近與一些外國投資者交流時發現,他們要啟動投資組合再平衡的策略,這種情況下,人民幣資產會特別受國際投資者關注。在今年,港交所與內地幾個交易所可以共同發力,從穩到進,這是進攻的好時機。
在“貨”的方面,陳翊庭表示,(交易所應)構建全面的金融產品體系,涵蓋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等。世界各地投資者正在重新分配資金,(交易所)不僅要持續豐富產品線,還需要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比如對沖工具等。
在“場”的方面,陳翊庭說,資本市場基礎設施機制必須做好。投資者的交易習慣已經不一樣,追求越來越高,比如全天候交易。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特別好的機遇,全球很多投資者都在思考是否重新配置資金,中國有很多創新,讓他們看到了令人鼓舞的投資機遇,我們必須好好抓住。”陳翊庭說。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