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11日電 (王永樂)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1省份2025年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新經緯梳理發現,5月,8省份CPI同比上漲。
21省份CPI同比下降
寧夏“15連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5月,全國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同比連續4個月下降。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5月,8地CPI同比上漲,21地同比下降。4月“漲跌”省份分別是9個、18個。
具體來看,安徽、重慶、陜西、山西、湖北、天津、河北、江西等8省份同比上漲,黑龍江、上海同比持平,北京、遼寧、吉林、福建、山東、青海、新疆、內蒙古、河南、西藏、寧夏、湖南、云南、甘肅、浙江、廣東、四川、貴州、海南、江蘇、廣西等21省份同比下降,其中寧夏連續第15個月同比下降。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5月CPI同比下降0.1%,略高于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當月工業消費價格和服務價格同比漲幅擴大,抵消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向國內能源價格傳導以及食品價格同比降幅擴大的影響,帶動整體CPI同比保持穩定。
未來CPI怎么走?
展望下階段物價走勢,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CPI將呈現低位溫和回升態勢。食品方面,盡管高溫多雨等季節性因素對食品價格形成上行推力,但是考慮到應季果蔬處于大量上市階段,供應總體充足,食品價格總體將保持平穩。能源方面,近期多個產油國出現被動減產情況,潛在供應下行風險削弱了OPEC+增產所帶來的利空影響,加之進入夏季后,油品上下游消費將隨著季節性因素而恢復,以及戰略儲備采購帶來的非常規需求增長,油價或觸底回升。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高瑞東預計CPI同比增速仍保持低位運行,近期生豬行業受政策調控影響,短期步入降重去庫階段,出欄量增加將導致豬價運行偏弱,或對后續CPI形成新的拖累。
浙商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報告稱,居民部門消費需求仍處于修復關鍵節點,隨著增量逆周期政策發力和消費需求漸次改善,并考慮經濟運行距離潛在增速尚有一段距離,在產出缺口逐步彌合的過程中,預計CPI正處于溫和回升過程中。預計2025年CPI的同比增速中樞或為0.5%左右。(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