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資金涌入大消費行業,利好頻發下A股強勢反彈
黃思渝
4月8日,在多重利好之下,A股開啟反彈模式,三大指數集體飄紅,其中滬指上漲1.58%。
中美關稅政策博弈之下,多部門多機構以及上市公司密集釋放利好力挺資本市場。從4月7日到4月8日,“國家隊”中央匯金公司連續表態將果斷出手穩定市場,央行表示全力支持,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上調險資投資股市比例,國務院國資委也表示全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也掀起增持回購潮。
在業內看來,這些舉措對A股市場流動性改善意義重大。從資金面來看,8日主力資金主要青睞大消費行業,凈流入商貿零售、農林牧漁、美容護理、食品飲料4個行業。
對于A股后市行情,多位機構人士認為,從國家隊的操作和決心來看,預計我國資本市場在經過短期情緒宣泄之后,有望步入修復階段。
大消費行業獲主力資金青睞
資本市場利好舉措不斷釋放。4月7日至8日凌晨,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中國電科等相繼宣布增持。
8日開盤前,權威部門密集發聲。其中,中央匯金公司再度發聲,明確自身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將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中國人民銀行也表態,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同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將險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上調5%。
另外,4月7日~4月8日,百家左右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增持公告,以“真金白銀”支持資本市場發展。8日,國務院國資委也表示,全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同時,加大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導,引導中央企業持續為投資者打造負責任、有實績、可持續、守規矩的價值投資優質標的。
在此背景之下,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收漲1.58%、0.64%、1.83%,另外,北證50、科創綜指分別收漲4.82%、1.97%。當日A股市場成交1.65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352.38億元。
板塊方面,反關稅概念指數持續上漲,農林牧漁板塊領漲,商業零售、食品飲料等消費板塊集體上漲,煤炭、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也漲勢不俗;相較而言,電子、汽車、通信、紡織服裝等行業則處于跌勢。
從資金面來看,8日主力資金雖然仍處于凈流出狀態,凈流出660億元,但是相較4月7日的凈流出金額1536.26億元減少了876.18億元。
在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主力資金主要凈流入了商貿零售、農林牧漁、美容護理、食品飲料4個行業,凈流入的資金分別為20.44億元、6.48億元、6637.95萬元、3242.90萬元。而電子、電力設備、計算機等行業的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為134.42億元、70.55億元、64.43億元。
個股方面,主力資金凈流入了1479只股票,其中34只股票的凈流入金額超過1億元。永輝超市(601933.SH)獲得凈流入的金額最大,為9.03億元;紅寶麗(002165.SZ)的凈流入金額超過4億元,供銷大集(000564.SZ)、中國長城(000066.SZ)、中國軟件(600536.SH)等股票的凈流入金額均超過3億元。
再從融資盤的情況來看,在7日行情受挫的情況下,融資客更青睞銀行業,凈流入5.78億元。當日融資客凈買入799只股票。5只股票凈買入金額超過1億元,其中寧德時代(300750.SZ)凈買入的金額最高,超8億元;永輝超市、陜西煤業(601225.SH)、中遠海控(601919.SH)、寧波銀行(002142.SZ)獲得融資客凈買入金額在1.3億元~2億元區間。
A股后市如何演繹?
那么,此次中美貿易戰影響幾何,A股后市有何配置機會?
長江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于博分析稱,盡管2018年貿易摩擦后美國頻頻通過關稅等貿易制裁手段試圖壓制中國出口,但我國通過降低美國貿易比重、轉口貿易等方式積極應對,實現了出口份額的逆勢提升,減弱了美國貿易制裁的負面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占全球比例從2018年的12.8%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4.5%,而對美出口占比則從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
就對股市的影響而言,國泰海通投資策略團隊認為,相比于2018年國際秩序初次轉折,經過7年預期修正和經濟結構調整,如今中美長期競爭的共識,對股票估值的負面沖擊要更小。如此,市場對于關稅風險的疑慮,需要消化和風險釋放,但預期沖擊將小于2018年。
此外,“我國有足夠的底氣和政策儲備,應對外部沖擊。”于博認為,在“穩住樓市股市”被頻頻提及的背景之下,這或意味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大超預期之下,除用好“兩新”支持、“兩重”建設等存量政策外,民生及消費支持政策、降準降息、出臺更多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樓市股市等增量政策可能也會陸續落地。
中央匯金公司在答記者問中指出,A股核心資產的吸引力持續提升,總體估值處于相對歷史低位,中央匯金公司將加大配置力度。
對此,長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清分析稱,當前萬得全A市盈率僅17倍左右,近十年分位數僅24%,此外滬深300和創業板指同樣估值處于低位,已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2024年9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以來,資本市場出現積極的變化,政策仍在積極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
“不同于此前偏重大盤藍籌如滬深300ETF,本次‘均衡增持’可能涵蓋科創50、中證1000等成長風格ETF,伴隨著中央匯金的入場,對A股市場流動性改善意義重大。”戴清稱。
“穩住陣腳,短期股市以震蕩為特征,但幅度上中國股市進入擊球區。”國泰海通投資策略團隊認為,市場對負面因素的推演和計價整體已較為充分,但投資者疑慮仍在,同時風險還未完全出清,市場仍會震蕩一段時間。但幅度已經較為充分,中國股市已進入擊球區,建議先配紅利價值與恒生互聯,后配成長。
對于A股后市行情,華夏基金認為,從市場表現看,風險偏好開始有所修復,周二漲停個股比例大幅提升,市場有望步入修復階段。快速下挫后存在交易邊際好轉機會,疊加中國權益資產整體估值仍然是估值洼地,當下或是一次重要逆向布局時刻。
從中長期來看,申萬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認為,若后續特朗普政策掣肘顯現,市場可能迎來一個邊際改善更容易出現的窗口,包括:關稅調整緩和,國內消費刺激加碼,中國外循環優化等。中國戰略機遇期可能徐徐展開,這是比中美戰略僵持期更樂觀的中長期預期。